日韩性爱网站,艳色歌舞团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偷拍,日本爱爱网站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0561-7061507

讓綠色成為建筑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8/4/8 9:59:33      點擊次數:947

  我國從2005年開始推廣綠色建筑,至今已有10個年頭。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陳宜明在十二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主論壇上介紹,截至2015年底,我國綠色建筑累計面積已達4.6億平方米,被認定的綠色建筑項目3900多個,雖然占建筑總量的比重依然較低,但已有良好的開端。從頂層設計和管理看,我國已形成完整的工作機制,包括專業的綠色建筑設計、建筑隊伍和科研力量,有著較為完善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也有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基礎,值得我們期待與共享,同時也有待于我們更好地認知和把握綠色建筑,看到未來建筑發展的大勢、看到我們的使命和擔當、看到發展中的艱難和問題,進而能推動綠色建筑更好更快發展,讓綠色建筑成為我們生活的新常態。


       什么是綠色建筑,什么樣的建筑才能稱之為綠色建筑?目前,對多數人來說,這些可能還不太清楚。我們有必要在這方面補補課,多做一些普及工作,使大家有更多了解,增強廣大市民對綠色建筑的認知,讓綠色建筑融入生活。


       瞭望全球,展望未來,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已成為當代世界建筑發展的大趨勢和總的潮流。所謂“綠色建筑”,代表或象征著一種新的建筑。這種建筑是在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建筑。它又可以稱之為可持續發展型建筑、生態型建筑、回歸自然型建筑、節能環保型建筑。它不同的設計理念和建造特點集中于三點:一是節省能源;二是節約資源;三是貼近自然、回歸自然。在室內布局設計上,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在目標追求上,更加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考慮對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和協調。在建設發展特點上,把節能、節電、節地、節水、節材以及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等方面放在優先的第*一位,以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間為己任,*大限度地保證“人—建筑—環境”和諧共處、永續發展。


       在綠色建筑的認知上,我們應當注意不要走入一些誤區,正確認識和把握綠色建筑的內涵,注意傾聽專家的意見和告誡。


       首先,不能把綠色建筑等同于“高大上”。


綠色并不意味著高定位、高造價、高成本,現代化的、高科技的建筑不一定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的落腳點應當是“平民建筑”、是采用新技術的建筑。從效能說,采用新技術的綠色建筑,有些并不需要很高的投入,有些投入會有超預想的回報。有資料介紹,德國一家公司援助的某建筑節能改造項目,政府給每戶出3000元錢,住戶自己出2000元錢,國外援助2000元,相當于每戶共投資7000元錢,對建筑進行了從外保溫到供熱、智能、玻璃、門、天花板和水循環系統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戶一年所減少的開支就達3000元以上。此后,周邊許多市民主動提出運用這方面技術的要求。這體現了綠色建筑平民化的初衷和要求。


       其次,綠色建筑不等同新建筑,也不局限于新建筑。


老建筑通過改造也可以成為綠色建筑,而且這方面是眼下我國綠色建筑工作推進的重*點。許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戶,如何讓既有建筑成為綠色建筑,一直是有關部門和業內專家思考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現有400億平方米建筑需進行節能改造。同時,北方集中供熱的建筑面積是63億平方米,占全國建筑面積總量約一成,卻占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的40%。


       最后,發展綠色建筑應當是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市民等多方面共同參與的社會行動。


推廣綠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職責,它應當有政府的策動、有社會組織的配合、有市民的響應和監督。綠色建筑是為民益民的、是為市民服務的。市民應當成為綠色建筑*終的見證者、受益者和評判者。因此有專家說,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政府和專家層面,還應當進入尋常百姓家。如果老百姓都能關注到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對室內環境的影響以及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減小,就會形成和凝結城市社會的共識以及形成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和持續推廣的空間。這樣,綠色建筑就會真*正造福于市民、造福于人類,成為我們生活的新常態。


上一條:國務院發文: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提升建筑工程品質
下一條:住建部最新發文 推廣裝配式建筑系列標準

返回列表